重症医学中心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科研奖励

2024年科研奖励列表

1.2024年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脓毒症精准化复苏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徐静媛、常炜、张曦文、邱海波,江苏省医学会,2025.03;

2023年科研奖励列表

1.202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呼吸衰竭精准化治疗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刘玲,潘纯,孙骎,邱海波,黄英姿,郭凤梅,中华医学会,2024.01;

2.2022年度江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脓毒症早期预警和精准化诊疗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杨毅、谢剑锋、刘松桥、刘玲、郭凤梅、黄英姿、刘澄玉、薛明、邱海波,江苏省医学会,2023.04;

3.2023年江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呼吸衰竭精准化治疗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刘玲、刘松桥、潘纯、谢剑锋、孙骎、黄英姿、郭凤梅、杨毅、邱海波,江苏省医学会,2023.12;

4.2023年度医学引进新技术奖二等奖:危险分层导向的脓毒症精准化诊疗策略,常炜、徐晓婷、谢剑锋,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11;

2022年科研奖励列表

1.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ARDS精准化诊疗体系的建立与同质化平台推广,邱海波、刘玲、谢剑锋、杨毅、刘松桥、黄英姿、郭凤梅、李胜新、刘艾然、徐静媛、周小勇,江苏省人民政府,2022.02.15;

2.2022年度江苏省医学引进新技术一等奖:基于R/I指数呼吸力学导向ARDS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潘纯、黄力维、黄英姿,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09.05;

3.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脓毒症早期预警和精准化诊疗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杨毅、谢剑锋、刘松桥、刘玲、郭凤梅、黄英姿、刘澄玉、徐静媛、薛明、常炜、彭菲、邱海波,中华医学会,2023.03.24;

2021年科研奖励列表

1.2021年度江苏省医学引进新技术:重度ARDS体外膜氧合支持技术的临床应用,刘松桥、杨从山、杨毅,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10.26;

2020年科研奖励列表

1.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呼吸衰竭患者精准化呼吸支持治疗体系的进步,刘玲、杨毅、邱海波、谢剑锋、刘艾然、刘松桥、黄英姿、郭凤梅、徐晓婷,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2020.12.12;

2.2020年度江苏省医学引进新技术一等奖:PK/PD导向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预测模型建立和个体户-精准化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研究,黄英姿、李晓青、黄丽丽,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11.09;

2018年科研奖励列表

1.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基于神经驱动的呼吸衰竭优化呼吸治疗体系的建立,邱海波、杨毅、刘玲、郭凤梅、刘松桥、黄英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02.27;

2.201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基于神经驱动的呼吸衰竭优化呼吸治疗体系的建立,邱海波、杨毅、刘玲、郭凤梅、黄英姿、刘松桥、潘纯、谢剑锋、杨从山,中华医学会,2018.01.22;

3.2018年度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脓毒症早期诊断导向的抗菌药物优化管理,谢剑锋、李卿、杨毅,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8.10.26;

4.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科技新星,谢剑锋、徐静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8.01.17

2017年科研奖励列表

1.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基于神经驱动的呼吸衰竭优化呼吸治疗体系的建立,邱海波、杨毅、刘玲、郭凤梅、黄英姿、刘松桥、潘纯、谢剑锋、杨从山,江苏省医学会,2017.12.28;

2.2017年度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微循环导向感染性休克复苏策略的临床应用,徐静媛、,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09.13;

2016年科研奖励列表

1.2016年度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神经趋控机械通气技术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刘玲、夏飞萍、邱海波,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09.07;

2015年科研奖励列表

1.2015年度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应力导向ARDS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临床应用,黄英姿、何伟、杨毅,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08.01;

2014年科研奖励列表

1.2014年度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膈肌功能评估及锻炼在呼吸机撤离过程中的应用,刘玲、徐晓婷、邱海波,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08.01;

2013年科研奖励列表

1.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死腔通气指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气末正压选择的临床应用,郭凤梅、刘松桥、杨毅,江苏省卫生厅,2013.06.01

2012年科研奖励列表

1.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神经电活动辅助通气在改善重症患者人机同步性及肺保护性通气中的应用,刘玲、刘松桥、邱海波,江苏省卫生厅,2012.07.01;

2011年科研奖励列表

1.2011年度常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肺复张后不同潮气量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邱海波,常州市人民政府,2011.12.18;

2.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功能分析及基因多态性在急性肺损伤中的应用,陆晓旻、刘玲、邱海波,江苏省卫生厅,2011.12.31;

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2010年十佳论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对策》,邱海波、周韶霞、杨毅、黄英姿、郑瑞强,《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2011.11;

2010年科研奖励列表

1.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开放的临床进步,邱海波 杨毅 黄英姿 郭凤梅 刘松桥 刘玲 杨从山 陈永铭;

2.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开放的临床进步,邱海波 黄英姿 郭凤梅,刘玲;

3.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肺牵张指数指导ARDS最佳PEEP的选择,黄英姿 郭凤梅 邱海波;

2009年科研奖励列表

1.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动态监测及预后评价,刘松桥,杨毅,邱海波;

2008年科研奖励列表

1.2008年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江苏省卫生厅,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对严重感染合并ARDS预后评估,杨毅 邱海波 刘玲;

2007年科研奖励列表

1.2007年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江苏省卫生厅,血管外肺水监测感染性休克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杨从山,杨毅,邱海波;

2006年科研奖励列表

1.2006年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江苏省卫生厅,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 黄英姿,刘玲,邱海波;

2.2006年江苏省青年科技奖,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人事厅、江苏省科协;

2005年科研奖励列表

1.2005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邱海波(1),周韶霞,杨毅;

2.2005年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2005-159):经皮穿刺气管导管导入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邱海波,郭风梅,杨毅;

3.2005年江苏省医学会中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肺保护性通气对ARDS兔肺部炎症反应的影响”,邱海波;

2004年科研奖励列表

1.2004年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邱海波(200427061),周韶霞,杨毅;

2.2004年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南京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临床诊治和医护人员安全防护的研究,邱海波(200405024);

3.2004年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Western Pacific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Effect of 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 strategy on pulmonary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ARDS. 邱海波;

4.2004年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针对重大医学突发事件的医学教育探索,孟继鸿,潘宁,邱海波;

5.2004年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控制性肺膨胀在ARDS中的应用,郭风梅,邱海波,杨毅;

2003年科研奖励列表

1.2003年江苏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控制性肺膨胀治疗ARDS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硕士研究生:谭熖,导师:邱海波;

2.2003年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ARDS最佳PEEP的选择,邱海波,杨毅,郭风梅;

3.2003年东南大学教学一等奖,邱海波;

4.2003年“常州市人民政府奖教金”,东南大学教学基金会,邱海波;

5.2003年东南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邱海波;

6.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身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邱海波(6),2002-J-233-2-07-R06;

2002年科研奖励列表

1.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全身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陈德昌,刘大为,马遂,杜斌,潘家绮,邱海波,孙东旭,马朋林,张海涛,朱立,国务院,2003.01.31;

2.2002年度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感染性休克中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检测技术,邱海波,杨毅,黄英姿;

3.2002年东南大学教学一等奖,东南大学,邱海波;

2001年科研奖励列表

1.2001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全身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邱海波(6),200102160P1006;

2.2001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全身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邱海波(6),2001医-2-020-06;

3.2001年詹天佑铁路科技青年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邱海波(1);

4.2001年度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ARDS中的应用,邱海波,杨毅,郭风梅;

5.2001年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ARDS绵羊全身和肠道氧代谢的影响,邱海波;

1999年科研奖励列表

1.1999年度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 氧代谢监测与调控在休克复苏中的应用;

2.1999年江苏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雷公腾单体T4对小鼠肺泡吞噬细胞炎症反应的调控和机制研究,邱海波;